天博(体育中国)官方网站

四款2000元级处理器横评:新老四代架构大混战-天博体育官方入口
天博体育官方入口
 
 

四款2000元级处理器横评:新老四代架构大混战

浏览:次    发布日期:2025-04-24

  

四款2000元级处理器横评:新老四代架构大混战

  酷睿Ultra 265K在功耗方面比酷睿i7-14700K低约5%,游戏性能相差不大,但酷睿Ultra 265K的功耗和温度更低。

  3.然而,锐龙7 9700X在游戏性能方面表现最佳,且售价仅为1999元,适合不追求多线程性能的游戏玩家。

  4.对于主板选择,酷睿i7-14700K不建议在B760主板上解锁功耗限制,其他处理器均可搭配B系列主板使用。

  在当初完成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首发的时候,我们是对它的性能相当失望的,并非Arrow Lake这一架构有什么问题,而是 这处理器的改进点主要集中在提升能耗效率方面,无论是P核砍超线程加缓存,还是E核架构大改的目的都是提高处理器的能耗比,相比桌面级处理器,在功耗受限的移动处理器上,这些改进尤为重要,但桌面处理器的功耗范围完全不在Arrow Lake的优势区间内,所以结果大家都看到了,无论测试结果和市场表现都不怎么样。

  当然了处理器的性能和价格都是用户选择的关键因素,只要价格合适就会有人买,最明显的就是降价后的第14代酷睿处理器,3300元的酷睿i9-14900K和1400元的酷睿i5-14600KF是真的性价比十足。而酷睿Ultra 200S在上市后也经过了一番价格调整,降幅最明显的就是酷睿Ultra 7 265K了,它的售价已经从刚上市时的3199元一步步下降至现在的2389元,可以说它是现在最适合入手的LGA 1851处理器了。

  在2000多元这个价位,酷睿Ultra 7 265K它将面对的对手包括自家的酷睿i7-14700K/KF,以及AMD的锐龙7 9700X和上代的12核处理器锐龙9 7900X,实际上锐龙7 9700X的盒装价格已降至1999元,它的威胁是最大的,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对比下这四款处理器,看看谁才是现在2000元级最佳处理器。另外AMD其实还有个锐龙9 5900XT也在这个价格区间内,但这处理器的目标用户太明显了,就是现在还在用AM4平台想升级的人,装新机的话基本不会考虑。

  在这四款处理器中,酷睿Ultra 7 265K和酷睿i7-14700K都是8P+16E,然而,新一代Arrow Lake架构取消了超线MB,但P核的L2缓存从2MB增加到3MB,E核依然是每组4MB,所以总L2容量从28MB增加到36MB,而且新的P核还在原来L1和L2之间加了一层192KB的缓存,所以总缓存容量是增加了不少的。

  频率方面,酷睿Ultra 7 265K的P核单/双核睿频频率是5.5GHz,全核睿频频率5.2GHz,E核的全核睿频频率4.6GHz,而酷睿i7-14700K的P核单/双核睿频频率是5.6GHz,全核睿频频率5.5GHz,E核的全核睿频频率4.3GHz,可以看出酷睿Ultra 7 265K的P核还没上一代高,但E核频率则比上代高。

  锐龙7 9700X的最高频率是5.5GHz,而锐龙7 7900X则是5.6GHz,AMD这边的核心加速技术和Intel存在差异,所以不存在单核睿频和全核睿频的说法,再加上XFR能提供额外的频率,具体能跑到什么频率看程序能调用的核心数量以及负载时CPU的功耗与温度状况,以锐龙7 9700X为例,如果是轻度负载是线X虽然有更高的功率上限,但其采用的工艺相对落后,再加上锐龙7000系列由于热阻较高,普遍存在积热问题,所以实际频率未必有锐龙7 9700X高。

  而酷睿Ultra 7 265K的Xe-LPG架构核显是这些处理器中最先进的,具备最全面的编解码性能,但核显的实用性取决于用户需求,毕竟这个级别的CPU基本都是搭配独显使用的,此外它还拥有一个13 TOPS的NPU,这是另外三个处理器没有的,从最新的应用适配来看,一些游戏助手搭配NPU使用确实更好,不会占用额外的CPU和独显资源,但实际价值仍需根据用户需求判断。

  扩展能力最好的肯定是酷睿Ultra 7 265K,这CPU自己原生提供两个雷电4接口,一共有20条PCIe 5.0通道和4条PCIe 4.0,所以可提供两个直连CPU的M.2口,其中一个为PCIe 5.0接口,显卡的PCIe x16插槽可拆分为x8+x4+x4模式。当然了这都是搭配Z890主板时的情况,如果搭配B860主板的线接口就只给一个,而且CPU的PCIe 4.0通道会被直接砍掉,x16插槽也不给拆分,扩展能力大受影响。

  酷睿i7-14700K的扩展能力相对差一些,首先雷电4是需要配专门控制器的,所以只能在部分高端主板上看到,另外CPU只提供16条PCIe 5.0和4条PCIe 4.0,想用PCIe 5.0 SSD就只能拆分显卡的通道,而且这个x16还只能拆分成x8+x8,这样拆其实挺亏的。不过Z790 PCH提供的PCIe数量比Z890多,所以整体扩展能力其实就差在PCIe 5.0的M.2口上,B760主板也一样。

  AMD这边两个CPU都是AM5平台,扩展能力也是一样的,CPU本身可提供24条可用的PCIe 5.0, 新一代的X870E和X870主板AMD是有强制要求提供USB4接口的,所以这些主板会直接占用CPU的4条PCIe,实际可用就是一个显卡的PCIe 5.0 x16和一个M.2的PCIe 5.0 x4,当然了AMD这边的x16接口是可以直接拆分成4个x4的,只是一般最多只会拆成x8+x8或者x8+x4+x4。

  B850主板未强制要求配备USB4接口,所以大部分主板都会把CPU的24条PCIe全部放出来,再从南桥拉出一个PCIe 4.0 x4的M.2,这样就有3个M.2口可用了,而4个PCIe 3.0通道一般都会做成SATA 6Gbps,剩下的4条PCIe 4.0需要用来扩展网卡等其他设备,说线上的PCIe通道是很紧缺的,但也够用。

  整体而言Intel平台的扩展能力是要优于AMD平台的,因为AMD这边的南桥确实菜了点,但CPU可提供的通道数量要比Intel更丰富,说到底还是得看主板怎么设计。

  本次测试会对比酷睿Ultra 7 265K、酷睿i7-14700K、锐龙9 7900X和锐龙7 9700X这四款处理器,会分别搭配微星MEG Z890 ACE战神、MPG Z790 Carbon暗黑 WIFI II和MPG X870E Carbon暗黑 WIFI主板测试性能,但测试功耗时考虑到这个级别的处理器可能会搭配B系列主板使用,所以功耗测试除了会搭配上面这三款主板测试外,还会加入搭配MAG B860M Mortar迫击炮 WIFI、MAG B760M Mortar迫击炮 II WIFI和MAG B860M Mortar迫击炮 WIFI的烤机测试,除了记录CPU的温度功耗状况外,还会记录主板的MOS温度,看看这些处理器会对B系列主板的供电造成多大压力。

  内存方面,基准性能测试全部使用芝奇 焰锋戟 DDR5-6000 16GB*2 CL28套装,游戏测试时Intel的两颗处理器还会增加使用幻锋戟 DDR5-7200 16GB*2 CL34的测试,因为Intel的处理器搭配更高频率的内存确实有些性能提升,但AMD处理器就没这个必要了,此外测试时会开启最高档的主板内存小参优化功能,以获得最低的内存延迟,对于酷睿Ultra 7 265K来说还会自动把NOC和D2D频率拉到3.3GHz。

  所有处理器都测试默认模式和解锁功耗或开启PBO后的基准性能,当中锐龙7 9700X会直接使用105W TDP模式来跑测试,游戏和生产力软件测试都只会跑处理器的默认模式,因为这些软件根本跑不满功耗,解锁功耗后其实也不会有啥大的变化。

  SuperPi是一个完全比拼CPU频率的测试,是单线程的测试,挺有趣的是,Intel和AMD的新一代处理器跑这测试都比上一代处理器要慢,虽然酷睿i7-14700K和锐龙9 7900X的频率确实比酷睿Ultra 7 265K和锐龙7 9700X高100MHz,但这差距早超过了频率的比例,跑最快的是酷睿i7-14700K,其次是锐龙9 7900X。

  wPrime的测试是锐龙处理器的优势项目,锐龙7 9700X在单线X,两颗酷睿处理器和它们的差距还蛮大的。多线X表现最好,其次是酷睿i7-14700K,这两个处理器在这测试中解锁功耗后性能提升还是蛮明显的,酷睿Ultra 7 265K由于没有超线X的核心数量最少,所以多线程肯定是不如其他处理器的。

  Y-Cruncher同样是计算π的,同样可以指定测试数据大小和测试单线会有很大优势。从单线程测试就能看出Zen 5架构的锐龙7 9700X用时比Zen 4的锐龙9 7900X短得多,因为Zen 4是使用256位SIMD用两个时钟周期来执行AVX-512指令,而Zen 5则拥有完整的512位数据位宽,执行效率快得多。

  多线程方面表现最好的是锐龙7 7900X,不过酷睿Ultra 7 265K其实和它差不了多少,因为它的E核确实也大幅强化了浮点算力,因此表现要比酷睿i7-14700K好不少。

  国际象棋测试由于最多只能测试16个线程,所以这里只用来测试处理器的单线X在这测试里面表现最好,其次是锐龙9 7900X,酷睿i7-14700K的表现也要比酷睿Ultra 7 265K更好。

  Dolphin是一款对应任天堂游戏主机GameCube和Wii的模拟器,测试使用的是Dolphin 5.0 Benchmark,这是一个纯粹的单线程测试,在这测试中锐龙7 9700X有着非常好的表现,接下来是酷睿i7-14700K和酷睿Ultra 7 265K,锐龙9 7900X垫底,这两代Zen架构差别还蛮大的。

  7-zip使用内置的Benchmark测试,压缩测试表现最好的是锐龙9 7900X,而解压缩测试表现最好的是酷睿i7-14700K,这俩的性能还是比较接近的,酷睿Ultra 7 265K在解压缩时和它们的差距比较大,而锐龙7 9700X则因为核心数量少所以和其他三个比起来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。

  3DMark CPU Profile测试可以测试CPU在不同线程下的性能表现,其实这测试有硬件线程调度器的酷睿处理器在4线线程的测试里面会有很大优势,因为它们能正确的把线程优先分配给物理核心,不使用超线线程以上的测试是有概率把负载分配给逻辑核心的,当然最大线程时就没线程调度什么事了。酷睿Ultra 7 265K在这测试中表现非常出色,无论单线程还是最大线程的表现都是最好的,酷睿i7-14700K在1~2线X,但随后就反超了。

  x264以及x265是两个老牌开源编码器,应用相当广泛,我们使用是它们的Benchmark工具,在x264的测试中,解锁后的酷睿i7-14700K是表现最后的,但如果不解锁功耗的线的测试其实跑不满处理器的线X的表现是最好的。

  Corona Renderers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级高线DS Max以及Maxon Cinema 4D等软件中使用,有很高的代表性,这里使用的是它的独立Benchmark。酷睿Ultra 7 265K在这些渲染类测试中有着非常好的表现,默认状态下就比解锁后的酷睿天博体育官方微博i7-14700K表现更好,而两颗锐龙处理器则吃了核心数量少的亏。

  POV-Ray是由Persistence OF Vision Development开发小组编写的一款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渲染软件,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处理器生成含有光线追踪效果的图像帧,软件内置了Benchmark程序。酷睿Ultra 7 265K在这个测试中不论单线程还是多线程表现都非常出色,比有超线K表现更好,可见Arrow Lake的E核性能提升确实很大。

  V-Ray是由专业的渲染器开发公司CHAOSGROUP开发的渲染软件,是业界最受欢迎的渲染引擎,其内核可应用在3Dmax、Maya、Sketchup、Rhino等多个软件内,测试使用的是官方Benchmark。这个测试同样是酷睿Ultra 7 265K表现最好,默认状态下的酷睿i7-14700K略低于锐龙9 7900X,但解锁功耗后就反超了。

  Blender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轻量级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,提供从建模,雕刻,绑定,粒子,动力学,动画,交互,材质,渲染,音频处理,视频剪辑以及运动跟踪,后期合成等等的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, 测试使用官方的Benchmark工具,软件版本是4.4.0。在这测试中酷睿Ultra 7 265K的性能表现和解锁功耗的酷睿i7-14700K较为接近,而默认的酷睿i7-14700K则和锐龙9 7900X较为接近。

  CINEBench R23使用MAXON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的引擎,而更新的2024版则使用先进的Redshift引擎并更换更复杂的测试场景,该软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广泛用于3D内容创作,而CINEBench经常被用来测试对象在进行三维设计时的性能。酷睿Ultra 7 265K无论单线程和多线程的表现都是最好的,单线X,但它核心数量最少,所以在多线程测试时是必然垫底的。

  Procyon办公室生产力测试是实际运行Word、Excel、PowerPoint、Outlook这几个微软办公软件进行测试,测试时是同时开启多个软件交替进行的,实际还原办公时的操作,我们使用的是Office 365。无论哪个测试垫底的都是锐龙9 7900X,而最佳的处理器各个测试有所不同,Word测试第一的是酷睿Ultra 7 265K,Excel测试表现最好的是锐龙7 9700X,Powerpoint和Outlook测试表现最好的则是酷睿i7-14700K。

  Procyon照片编辑测试中图像装饰测试是使用Photoshop进行照片处理,而批处理测试则是使用Lightroom对大量照片进行批处理,两个测试所执行的图片处理工序有很多,这里就只放出测试的分数了,使用的软件都是最新的2025版。在Photoshop的测试中锐龙7 9700X明显要比其他处理器好得多,而在Lightroom的测试中表现最好的是酷睿Ultra 7 265K,不过性能差距没Photoshop的测试差距这么大。

  Procyon视频编辑测试其实就是Premiere Pro的视频导出,在这测试中我们开启了GPU加速,所以实际上主要编解码负载都是R天博体育官方微博TX 5090 D在跑,不过CPU其实也有一定影响,因为Intel的核显会介入帮忙解码,但对导出速度的影响不是很大,大部分场景都是酷睿i7-14700K用时最短,其次是酷睿Ultra 7 265K,锐龙9 7900X基本是导出时间最长的。

  此外我们还跑了只用核显时的导出速度,这时酷睿Ultra 7 265K的导出速度就明显比其他处理器要好了,因为它的媒体引擎是最好的,其次是酷睿i7-14700K,它的速度也比两颗AMD处理器快得多,而AMD的两颗处理器理论上核显应该是一样的,但锐龙9 7900X的速度明显要比锐龙7 9700X快一些。

  游戏测试采用1080p分辨率及非光追最高画质,以最大限度减少显卡瓶颈,真实反映CPU性能差异。

  首先要说的是,酷睿Ultra 7 265K和酷睿i7-14700K用DDR5-7200 C34的内存游戏表现确实要优于DDR5-6000 C28,但提升幅度在大部分游戏中都不大,基本都是个位数的帧率提升,不会有本质变化。另外酷睿Ultra 7 265K和酷睿i7-14700K的游戏性能其实差不多,部分游戏是酷睿Ultra 7 265K好一些,部分则是酷睿i7-14700K更好。但说到底游戏表现最好的肯定是锐龙7 9700X,它在半数的测试游戏中的表现要优于其他处理器。

  在功耗测试方面,我们使用专用的设备直接测量主板上CPU供电接口的供电功率,但也会给出软件记录的CPU Package功耗数据,虽然CPU的供电主要来源是CPU供电接口,但我们也发现有一小部分是来自24pin接口的。

  此外必须说明的是,目前我们测量的是主板上CPU供电接口的输入功率,并非直接的CPU供电功率,因此从该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略高于CPU的实际供电功率,而且会更因为主板的不同而产生变化,但是这个测试数据仍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,因为电源实际上是对主板进行供电而非直接对CPU进行供电,因此对于电源的选择来说,直接测试CPU供电接口的供电功率更有实际意义。

  会分别测试所有处理器解锁功耗或开启PBO后的温度功耗,AIDA 64 FPU烤机并没有使用AVX-512,环境温度是24℃。

  在这四颗处理器里面功耗最低的肯定是核心数量最少的锐龙7 9700X,在开启105W TDP模式后烤机时CPU封装功耗大概130W左右,此外它和锐龙9 7900X、酷睿Ultra 7 265K一样,开启PBO或者解锁功耗后功耗提升不明显,频率和功耗都没太大变化。而12核的锐龙9 7900X的烤机功耗就来到了230W,酷睿Ultra 7 265K就比它高一点,大概238W左右。功耗最高的是酷睿i7-14700K,默认状态下就有253W,解锁功耗后达到了288W。

  温度方面,最低的也是锐龙7 9700X,烤机时温度没超过80℃,其次是酷睿Ultra 7 265K,大概在84℃附近,而默认的酷睿i7-14700K其实也不算很热,烤机时在85℃左右,但它在解锁功耗后温度飙升至97℃,已经在过热边缘了,而锐龙9 7900X则是直接过热了,因为AMD处理器的温度上限是95℃,所以它开不开PBO都没啥差别。

 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主板在烤机时主板MOS温度,这些数据是直接读取主板MOS温度传感器的,可以看到B860M Mortar的MOS温度虽然比Z890 ACE高一点,但这点温度其实对MOS来说不是问题。而B850M Mortar在烤机时的温度甚至比X870E Carbon更低,这应该与主板用的MOS型号以及布置密度有关,从结果来看酷睿Ultra 7 265K以及两颗锐龙处理器搭配B系列主板问题不大,但酷睿i7-14700K在搭配B760主板使用时不建议解锁功率限制,解锁后对B760的供电压力确实有点大。

  待机测试是搭配Z/X系列主板做的,并不是完全在桌面待机,而是开着HWinfo监控着,Windows的电源计划选的是平衡。 待机功耗最低的是只有单芯片设计的酷睿i7-14700K,只有7W,采用多芯粒设计的酷睿Ultra 7 265K待机功耗则是13W,按比例来算的话其实高了许多了,但从数字绝对值来看其实不算什么,只有单CCD的锐龙7 9700X待机功耗是21W,而双CCD设计的锐龙9 7900X则是33W。

  温度方面,待机功耗最低的也是酷睿i7-14700K,只有30℃,其次是酷睿Ultra 7 265K的34℃,而AMD两颗处理器待机功耗都超过了40℃。

  从测试结果来看,酷睿Ultra 7 265K基本上就是酷睿i7-14700K的迭代升级版,默认性能基本就和酷睿i7-14700K解锁后差不多,解锁功耗后两者性能基本相同,但由于酷睿Ultra 7 265K解锁后性能提升不到1%,天梯榜上就只放默认时的性能了,实际使用时也不建议解锁CPU功耗,因为没这必要。

  另外酷睿Ultra 7 265K的游戏性能也和酷睿i7-14700K差不多,但处理器的功耗会低很多,对散热器的性能需求也没酷睿i7-14700K那么高,价格上酷睿Ultra 7 265K/KF都是2389元,和酷睿i7-14700KF是一样的,带核显的酷睿i7-14700K要2799元贵得多,很明显酷睿Ultra 7 265K比酷睿i7-14700KF更值得入手,CPU性能基本相同,还多了GPU和NPU,功耗温度更低,没有不选它的道理。

  酷睿Ultra 7 265K在这些处理器里面综合性能是最好的,游戏性能也不差,但对于游戏玩家来说,最值得入手的其实是锐龙7 9700X,它在四颗处理器里面有着最好的游戏性能,而且它的售价只需要1999元,是最低的,功耗温度也是最低的,对主板和散热器的需求比酷睿Ultra 7 265K更低,不追求多线X是这个价位最好的游戏处理器。

  至于锐龙9 7900X,其实现在是不太建议入手的,一来它是上一代架构的产品,Zen 4的单线那么好,再加上它是双CCD设计,所以游戏性能和锐龙7 9700X有一定差距,多线程性能也比不过酷睿Ultra 7 265K和酷睿i7-14700K,它在这个价位其实没啥优势。

  至于酷睿i7-14700KF,其实还是有一定价值的,因为这四颗处理器里面就它支持DDR4内存,如果是手头上刚好有一套DDR4内存不想换的线KF确实是个选择,当然搭配DDR4内存的话处理器性能肯定会比DDR5要差些,此外如果是在用AM4平台的线XT。

  至于主板的选择,其实如果对扩展能力没太多追求的话,这四款处理器都可以搭配B系列主板使用,它们在默认状态下对主流价位B系列主板的供电压力都不大,需要注意的是酷睿i7-14700K不建议在B760主板上解锁功耗限制,其他也没啥要注意的了。